日期:2021-04-20 20:45:59
所谓研学,并非到异地“转一圈儿”,并非听讲解看风景的旅游,也不是单纯以参观、浏览、拓展为主的“游学”,
而是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一种校外教育活动。
今天的案例分享内容来自渭滨中学的一位老师,和小研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渭滨中学
主题:探寻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
地点:与渭滨中学直线距离不足三百米的渭河公园
时间:一天
亮点:从地理角度设计研学微主题,尝试小口径地融入系统的研学活动中,避免过大、过繁、过于理想化或超负荷。
01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设计思路
(1)循目标,设主题。
研学不是盲目的,首先需要确立主题。
主题选择必须基于地理学科教学需要、课程标准和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选择,这也是确定研学地以及出行前预先设计研学思路和实施步骤的关键所在。
(2)据主题,选地方。
区域差异决定了不同学校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不同,研学设计面对的是不同的环境基础。
因此,研学活动必须依据研学主题,结合地区实际灵活选取研学活动地。
(3)大研学,微主题。
由于目前各校开展研学活动多以学科融合的形式在统一时段进行,时间跨度多为一到两天,且以一天居多,多具短时性。
那么,为保证研学目标达成效果,主题设计上可结合研学地的区域特征、研学时长,并参考阶段性教学实际或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特征和兴趣培养需要、学校要求等多方面,
从地理角度设计研学微主题,尝试小口径地融入系统的研学活动中,避免过大、过繁、过于理想化或超负荷。
例如,依据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一节的课标,学生需具备在地图中判别方向、量算距离,选择合适地图,查找地理信息等能力。
以某学校组织的“西安大明宫一日研学活动”为例,他们从地理学科角度确立了以地图绘制与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研学微主题。
(1)明背景,审资源。
研学活动离不开校外各种教学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学校确定研学地点后,教师应对研学地的自然及社会经济特征做详细的查询了解,
条件成熟时教师可先行实地“踩点”,以更好地结合地区背景,定点发掘教学资源,从而选择研学主题及微主题,使研学任务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2)依主题,细任务。
在详细了解研学地背景和探明教学资源后,可在研学微主题之下细化任务,形成研学活动的基本行动框架或活动实施流程。
如在“西安大明宫一日研学活动”中,在研学微主题之下设置了
•大明宫平面简图绘制、
•手机电子地图应用、
•面积估算、
•户外方向识别等研学小任务,
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在亲近自然、社会环境中学会用眼、用手、用 脑,分步骤生成研学成果。
又如在初、高中地理中都涉及水土流失方面的知识,若学校校址在河流流经区域,研学活动就可确立水土流失现象户外考察与实验微主题,
•设计明确的观测内容(观察什么)、
•现象成因(哪些因素影响)分析,
•从户外角度设计的详尽的实验方案(怎么实验),
•备好实验工具(准备什么);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教师指导小组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并做好成果汇报和研学总结的指导。
秦汉中学就曾以本辖区内秦汉新城葡萄产业的发展探究为微主题,
•设计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访谈村民和街道领导等方法,感受田园都市之美,了解葡萄种植的区位条件;
•结合实地考察和调查结果,探讨产品深加工、营销手段、生态维护、城市发展、社会效益等内容,
•集思广益分析该区域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提升地理实践力。
总体来说,研学任务细化需围绕主题,因地制宜、因生制宜,
可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力、分析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习户外考察、社会调查和成果总结的方法,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乡土情感,培养多元智力,提高地理综合素养。
(1)行前准备。
研学活动是一项完整的实地学习过程,应根据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与学生的充分准备是研学旅行达到预期目标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
件(表1)。
(2)研学过程中。
研学活动实施过程是研学活动的核心。
研学中,教师要做到从容带队、悉心指导、寓教于乐,在完成研学指导任务的同时,更应确保研学成员的人身安全;
学生要遵守研学注意事项,严格执行研学流程,做到听从指挥、结伴而行、合作分工、遇事汇报、不贸然行事。
(3)研学后期。
形成研学成果并进行研学总结。
研学活动开展之后,师生要对研学活动成果(例如:照 片、绘图、笔记、草稿、习题、活动记录、问卷、访谈录等)进行整理汇总、展示、评价,提炼出核心成果,注重知识内化。
参与师生要形成活动心得,总结收获和遗憾,积累经验。
02
研学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案例
渭滨中学位于宝鸡核心商务区,但毗邻渭河北畔,临近风景优美的渭河公园,为研学活动提供了良好场所。
结合地区特色,他们确定研学主题为“探寻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
渭滨中学与渭河公园直线距离不足三百米,步行三分钟左右可达。
渭河公园作为典型的河滨风光区,长约三公里,宽180~240米,东西分布于渭河北岸,紧邻北堤的防浪林带,蓝天、碧水、沙滩、草地、繁花交相呼应、美不胜收,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开放式公园,是市民良好的休闲和锻炼场所。
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建公园,有何自然原因?
高中地理有地转偏向力对河流影响的相关内容,本公园在建设上是否对此有所考虑?
为了一探究竟,他们组织了“探寻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微主题户外研学活动。
(1)研学目标。
充分挖掘渭河公园的乡土资源,拟定研学目标如下:
•欣赏河滨风光,拍摄美图以备分享,提高地理科学审美意识;
•沿渭河步行桥自北向南观察渭河流速和河道深浅变化特征;
•结合户外观察,初步学会分析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精神,培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
•观察分析后,现场完成相关习题,巩固知识原理,对比教材理论与生活实践,明确地转偏向力存在的“北右南左赤不变”的道理,说明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
(2)研学任务。
活动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地转偏向力知识,并将学生分为美拍组和观察组;
然后组织学生前往渭河公园的步行桥地区,开始研学活动。
①师生沿渭河步行桥自北向南欣赏渭河河滨风光,观察渭河两岸河流流速及河道深浅变化特征。
美拍组观察并拍摄沿途河道风光以备后期展示分享;
观察组利用“树叶漂流法”“投石听声”等简单方式观察并记录渭河沿步行桥自北向南的流速和河道深浅变化的大致特征。
②两组互换分工,并记录信息,结合教师提供的渭河在渭河公园段的地图(百度地图截图)和手绘简图(图1),
学生以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观察并分析渭河公园在南北两岸的泥沙堆积情况,思考选址北岸的自然原因,
并绘制本河段河流受力状况、原因简图(图 2),分析并填写结论表格(表2),探寻渭河公园坐落于渭河北岸的选址奥秘。
③习题巩固。
图 3 为某两大河入海口区域示意图,随着泥沙堆积,入海口的小岛面积在不断增大,
结合地转偏向力影响及特征,想一想,它们最终分别将与河流哪岸(甲、乙、丙、丁)相连,并陈述原因。
(1)研学成果展示。
①以“渭滨人的后花园”为主题开展美图展。
②以“探寻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为主题,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对渭河公园选址的自然原因进行分析,讲述其中蕴含的科学依据,具体说明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
③师生对本次研学活动进行评价,结合打分情况评优(表3)。
(2)研学活动总结。
在本次研学活动开展中,学生总体表现积极活跃,讨论气氛良好,配合默契,任务的完成效果良好,表现出很好的精神风貌、学习热情和团队精神。
主要收获:此次研学活动拉近了人地距离以及现实生活和书本理论知识间的距离,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明确了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表达能力,提高其地理学习兴趣。
主要遗憾:由于整队时间太长,研学时间上稍显紧张,后期需注意加强时间规划;个别小组长领导力稍欠缺,后期教师需做好组长的研学前培训工作。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计划的研学是盲目的,没有评价体系的研学也是缺乏导向和活力的。
所以针对具体的研学活动,他们认为应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以对研学活动进行导向和激励。
例如,在“探寻渭河公园选址的奥秘”研学活动中,他们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表 3),从 5 个方面量化打分,评价设置为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满分 100 分,以期对研学过程量化评价、分级评优。
“生活是真正的教育家,人人都从生存过程中学习是求学最美好的结果”,真实生存实践过程对于学习而言无疑是重要的。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也是一样,要着眼于真实情境,用地理视角去看、去操作、去领悟、去总结,因此,研学旅行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研学活动的持续施行必然积累众多成果和经验,但我们仍需不断思考:
研学旅行如何在创新中进一步推进?
在作业中如何体现研学实践?
在命题中如何结合研学设置情境?
研学设计及评价体系如何完善?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研学反思和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