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898-66785667

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要闻

杨振峰:7个制度设计激活学校办学活力

日期:2021-11-23 17:29:38

“不信任导致严管、严管压抑活力”。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师的课程观、知识观、质量观、学生观都需要改变。时代需要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让学校回归办学主体地位。


作为管理者,该从哪些方面对学校放权?需要建立哪些相匹配的制度设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从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出发,提出分类管理、分级赋权的设计思路。

 


图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处长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杨振峰

 


01

为何要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进入深水区的改革迫切需要四个改变


学校是办学的主体,要尽可能把资源配置、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放给学校,保证学校事情学校办。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在文件中还明确了要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增强学校发展动力。


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是时代的需求。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师的课程观、知识观、质量观、学生观都需要改变。


第一,从中小学的实践角度看,我们对课程的理解还比较窄,所以造成了很多文件发布以后,在课程层面对落实上不到位。


第二,我们的知识观需要更新。现在很多人认为知识就一定是力量,这句话要辩证的理解。所谓知识,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于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所形成的规律性的内容。所有知识的形成,都是有它的边界的。


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学过驾驶,我是1997年学的,当时学的是手动挡。驾驶技术可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这种知识对我们进行驾驶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会注意一个问题,随着手动挡转变为自动挡,我发现这个程序化知识却成了一个阻碍。


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在生物学上还有很多经典的案例。比如,最早认为酶就是蛋白质,后来发现一些核酸也可以作为蛋白质。因此,我们今天对于知识的理解,存在着固化的反复操练的情况,只理解知识本身,而忽视了知识背后产生的条件以及发展性。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双减”。


前段时间在网上有一段视频,我谈到了“双减”。我是这样说的,我们为什么要推进“双减”?减少作业,减少课外培训,实际上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多都理解为就是为了提高分数,所以我说一部分人补课会提高分数,所有人补课只会提高分数线。这样不仅练坏了孩子们的脑袋,也掏空了家长的口袋。而且我们面对的世界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不确定世界的必要的关键能力。通过关键的必备能力去应对不确定的世界。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今天对知识观的理解,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大部分时候是力量。但僵化的、不属于自身的知识,有时候也会成为发展的阻碍。


第三,质量观。为什么我们现在一谈质量,就会问孩子的升学率等方面。我记得我在做校长的时候,我一般不查体育老师的教案,查体育老师的教案没有多大意义。实际上只需要关注三点就行了:


1、学生爱不爱上体育课;


2、一堂课上课前,去抽查部分学生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等下课了,再看他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有多大变化;


3、通过几年的学习,就看学生有没有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现在教育改革习惯以考试的方式来促进的。我有一个基本判断,今天把所有东西纳入到考试的内容里面,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任何东西都要考?如果我们的校长、学校,能够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关注每一门课程建设的成果和每一门课程实施的质量。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任何东西都考呢?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学校和校长生病了,生了什么病,生了质量观不正确的病。


第四,学生观。我们有时认为,未成年人的世界一定是未知的世界,未成年人的世界一定没有成人世界来的更加丰富。但我们错了,是在今天的语境下,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学生有时强于师,而且有时候优于师。我们没有建立平视学生、真正尊重学生,实现师生共进的体系。


所以,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确实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关键词:


一、生态。今天的教育生态,大家都能看到,并不是那么和谐,影响了基础教育更好的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因素相互扯拉。有时候甚至不是仅仅来自于我们的供需方(学校、学生、家长),有时候还来自其他领域。


二、共育。为什么强调共育?因为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产生比较大的结果。共育强调家校社共育;强调在学校里各学科发挥育人的功能,协同共育;强调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与推进课程实施实现共育;还强调活动、课程,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的言传和身教要协同共育。


三、专业。教育,我的理解其首要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第二是传递人类的文明成果。社会化进程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两者是并列的。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也许能够提高点分数,而这个分数是真正能力的提高吗?但是为什么大家要怀疑学校,因为我们的专业供给上并不强。因此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前些年人们将两群从事民生工作团体的人员称之为“两条蛇”,一个是“眼镜蛇”,一个叫“白蛇”,眼镜蛇说的是老师,白蛇说的是医生。


2019年年底以来的新冠肺炎,大批医生被称为“逆行者”,大批医生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因此“白蛇”已脱化成仙。但是我们的眼镜蛇呢?孩子在学校,老师被家长“尊重”着,孩子毕业了,老师就再也不被“关注”。同时我们尊重是来自功利化的尊重,没有从内心发起对教师真正的崇敬和尊重,原因是什么?我们追寻外部原因的同时,还要追寻内部的原因,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专业性不强。


所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就是要让学校回归办学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在学生发展中起到关键教育作用的主导者和主体者。这是一个时代的需求。


图片


02

如何对学校赋予不同的权力?

分类管理、分级赋权


从国际经验的角度看,芬兰基础教育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原芬兰校长协会、国际校长联盟主席艾瑞·博卡在其著作《顶尖学校》一书中多次提到,芬兰学校成功的重要原因有:


1、政策平稳,政府很少改革公共教育;


2、教师和学校被认为是专业人员和机构,政府很少干涉。


3、信任的文化,政府和民众信任学校,学校信任教师。


4、不竞争的学校可以使它与其他学校的教育专业人士分享其最佳实践。


因此不竞争的学校是有利于我们分享共同成果的。从教育的价值来看,我们强调的是共生性。


目前的现状是,不信任导致严管、严管压抑活力。有一位校长曾经说,校长经常被当成“三蛋”校长,何为“三蛋”:笨蛋、坏蛋、混蛋。由于是笨蛋,所以要指导;因为是坏蛋,所以要检查;因为是混蛋,所以要督导。


我们也都知道,现在在进行民办学校规范治理,但是确实也有些民办学校办的不错,因为它们有内部机制的活力,有管理,有分配,有奖惩的自主权。所以,我们应该放权。到底可以在哪些方面放权呢?我认为: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权;


2、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权;


3、教师招聘及评价权;


4、干部提任或推荐权;


5、办学资金自由支配权;


6、招生自主权;


7、学生的评价权。


我们要对学校赋予不同的权力,但是学校发展水平毕竟有差异,所以有的学校还是要指导督导检查的。我们需要对学校进行分类,怎么分类?如果按发展阶段来分类


第一类是新建学校,新建学校更多的是重制度建设。政府的部门或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将一系列的经过探索形成的好的制度,形成系列性的制度文本。而不是单纯依托这些学校自己开发、研究。从教学管理、课程管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后勤保障等,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制度关怀,而且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系统的制度体系,使他们在制度建设上迅速养成。


第二类是历史名校,要重文化传承。历史名校之所以成为历史名校,是因为有它们这么多年的积累沉淀、传承与发展。所以这类学校最忌讳的是动不动换一个新校长来,而新校长和原来的校长根本没有任何延续性,甚至不了解这所学校的文化,结果造成这所学校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对于历史名校,我觉得保障它们就应该做好文化传承,就是对行政管理的最大的贡献。其实就是要将不变的东西、恒久的东西保留下来。


如果按办学质量分类,可以分为一般学校、守规学校、优质名校。


一般学校,要强化管理。这里的“管理”不是说要干和不要干,而是应该告诉他们如何干,是以指导为主的。更多要从管理走向指导,走向引导。


守规学校,要完全赋权。所谓守规矩学校,就是依法办学的学校。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甚至学校的评价等方面,都完全依法依规。这样的学校完全可以赋权,放手让他们干。


优质名校,恰恰要有限赋权,为什么?我曾经有个观点,一所学校原来不是那么好,突然就变得很好了,背后一定有它的不为人知的原因。因为学校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不经过三五年、七八年的持续积累,突然变成一个优质名校,这种学校背后可能就是打了擦边球。因此,我认为,要有限赋权。


所以分类管理、分级赋权,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种方式是事事教,强化指导;


一种是领着跑,目标引领;


一种是放手干,自主发展。


这三种方式实际上就是分类管理、分级赋权的比较直观的表述。


放手干的学校,要让他们彻底走向自主发展。比如,可以设计免检校依法办学,品牌校靠社会监督,特许校要部分放权,加强校要支持到位。


当然,建立分层管理,分级赋权,我们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


1、学校依法办学评估制度。依法办学是我们的底线,要加强党的领导。依法办学,第一个来源是《教育法》,第二个来源基础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第三个来源是课程体系、课程方案。


2、建立社会监督制度,可以通过家委会、社区代表、学生代表,甚至可以通过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3、学校发展规划制度。一所学校发展好,没有规划肯定不行,必须要制定发展规划。在发展规划中要明确自我评估机制,通过学校自主发展,减少对学校的干预,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4、建立“三会”制度,所谓“三会”就是指学校过程性管理,要建立校务会、教代会和听证会,听证会是要家长听证、学生听证、教师听证,通过听证会使各项制度确实可落实、能落实、落实好。


5、变“达标检查”为“案例分享”,这是借鉴芬兰的做法。最近教育部在推进“双减”工作,不断的分享各地好的案例,我们觉得这个非常值得借鉴。因为案例分享后,被分享的学校会感受到一种光荣感,未被分享的压力也不会太大。这就是非评比的制度,非竞争的环境。


6、校长任职承诺制度、离任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7、建立管理的“负面清单”,实施底线管理。因为只有底线管理守住了,才能激活学校的办学活力,分类管理、分级赋权,才有可能确保我们的底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