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898-66785667

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要闻

汤勇:“双减”之下,聪明的教师都围绕八个方面作改变和努力

日期:2021-10-15 22:42:44

教师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育教学的实行者,也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更是“减负提质”的关键和核心。在“双减”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乃至自身发展上,如何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呢?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汤勇从八个方面给出具体的建议。




01

变革教育观念


在“双减”的新形势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双减”能否落地,能否有实质性收效的关键。可以这样说,教师教育观念不转变,仍然固守老思维,旧框框,仍然抱守传统教育观念,不说“双减”,就是“三减”“四减”“全减”,都有可能最终落得一场空。


变革教育观念,既是教师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在专业路上从容前行的先决条件,更是教师适应“双减”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变革教育观念,就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那么,教师应该树立哪些全新的教育观呢?


首先要摒弃打时间仗,拼命刷题,一味应试的观念,树立“尊重规律”“回归本真”“注重常识”“以人为本”的观念;其次要抛弃“唯分数是从”“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树立“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观念;再次要放弃“大一统”“只见高个”“只有优生”的观念,树立“没有差异就没有教育”“没有差生只有差别”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生命都有枝可依”的观念;同时要唾弃“减负就是躺平”“减负等于减责”的观念,树立“减负不减质”“负担减下去,素质提上来”的观念。


02

提高备课实效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上无准备之课。特别是“双减”之下,既要把学生的课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去,又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既“会学”,又“学会”,教师的备课尤为重要。


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是教学基本环节的首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助力减负,教师首先必须从认真备课做起。


教师的备课除了备教材,还要备教法,备教具,除了备学生,还要备学情,备学法,除了备学科知识,还要备学科所蕴含的核心素养,学科所能够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


图片



03

架构理想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学生的生命场。当下课堂的“满堂灌”“教师主宰一切”“见分不见人”,所带来的课堂的“低效”“无效”,是造成学生负担重的重要原因。


人们常说,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学生才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给出质量呢?


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淡化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淡化在习以为常中的绝对权威,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质疑,要提倡“小先生制”,支持学生教学生,以学生带学生,要创新课堂模式,为学生进入主动学习、能动学习、生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积极创造氛围和条件,以真正实现由“教知识”到“教方法”,由“学会知识”到“运用知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由“教师强求”到“自主学习”的转变。


04

研发卓越课程


学生人手一册的课本,作为国家课程,也就是教材,凝聚了众多名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肯定很好。但是再好的教材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正如再好的鞋子,它不一定适合每一双脚一样。


没有个性化的课程,就没有个性化的教育。而且课堂变革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课程,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卓越的课程,就没有真正的课堂变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因而在“双减”下,依据国家教材,生成相应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特色课程、微课程,让国家教材地方化,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班本化,班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微型化,应该是当务之急,也是每个教师为之需要做出的探索与尝试。


图片


05

改革作业设计


过去学生之所以作业负担重,主要是一些老师缺乏“备题”的意思,没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往往采取撒“拦河网”的方法,或者不改进作业布置方式,只是一味注重让学生刷题、练题、做题。


“双减”首先减的是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和布置,就绝不能仅停留于过去的老套路。


教师应该用心“备题”,细心“选题”,精心进行作业设计,少布置重复性的、滥竽充数的作业,多布置一些“量少质高”“以一当十”的作业,少布置纸笔作业,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少布置机械的、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布置一些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业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作业的权利和机会。


06

推进社团活动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就没有学生喜欢的教育。


“双减”下,学生在校时间延长,靠讲知识、写作业打发在校时光,既可能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又可能给他们带来厌学弃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课后服务,尽可能设计出门类齐全,能够涵盖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参与的社团。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参加。在参与中,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够认识自己,都看得起自己,都觉得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玩伴、同伴、伙伴,这是他们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的重要理由,从而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图片


07

改变评价方式


学生天性不同,禀赋各异。有的学生接受知识快,擅长考试,有的虽然接受知识慢,不擅长考试,却有可能在其它方面有过人之处。比如,有的喜欢绘画、书法,有的爱好打球、唱歌,还有的动手能力特别强等。如若用考试和分数去丈量,则完全会把这些学生,甚至绝大多数学生丈量成差生和陪读生。


适应“双减”要求,教师就应该有勇气破除分数唯一的评价标准,坚持多一把尺子评价,坚持多一些标准评价,从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方面给予多维评价,从学生的成长进步、一点一滴变化中加以客观评价,让孩子们“看见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自信,在校园里抬得起头



08

提高自身素养


过去,提升质量,教师可以吃老本,可以靠无限度增加学生负担去实现。如今“减负还要提质”,而且还要达成上述一系列的要求和目标,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教育,必先发展教师。“减负提质”,更要发展教师,更离不开一大批具有高素养教师的支撑。


教师尽管做了“双减”的兜底者,尽管承担了过去由家庭、校外培训机构乃至社会承担的一些责任和压力,尽管在成天的辛苦忙碌中抑或甚至有点力不从心,但是教师要想到这份职业的神圣与荣光,要想到孩子的成长及未来全攥在我们手中,要想到在新形势下做好这份职业如果不提升自己则敬业不易,精业难成,就必须尽量挤时间,用于学习,多些阅读,多些思考,多些研究,多些积累,多些对自己的不断修炼与提升。


如果每一个教师能够在以上八个方面,都结合自身实际,作出一些改变和努力,相信“双减”就会不辱使命,收到预期的效果!